服务热线:400-616-7110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如何健康养生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光明网
- 发布时间:2022-06-21 17:0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此时注重养生,能够帮助身体提高抵抗能力,减少机体发病。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如何健康养生
【概要描述】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此时注重养生,能够帮助身体提高抵抗能力,减少机体发病。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光明网
- 发布时间:2022-06-21 17:02
- 访问量: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此时注重养生,能够帮助身体提高抵抗能力,减少机体发病。
夏至高发疾病
中医说,夏季人体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时高温、高湿的气候又给病原微生物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比如消化道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沙门菌、致病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毒素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与夏季饮食不洁有关。
夏季睡眠不足、长时间使用空调、露宿等情况下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夏季出汗多,水分流失的也多,血液浓缩,血液黏度也随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度增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夏至养生的重点
夏至究竟该如何养生?
一、起居调养护阳气,温洗防晒防寒湿
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因此夏季起居讲究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养生要顺应自然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1、洗温水澡
不仅可以洗掉汗水和污垢,还能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2、防寒湿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直面空调或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防暴晒
夏至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也可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二、饮食调养避冷腻,宜食酸苦多饮水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时节,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食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夏季夜短,夜间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以免引起腹胀、吐泻等不适。
1、食酸苦
夏季多汗,夏季体内的盐分损失过多,此时应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因为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等作用。如苦瓜、香菜等。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2、多喝水
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易大量流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引起供血不足,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外,人体出汗较多时,体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容易发生头晕头痛等情况,因此要多补充水分。
三、运动调养需适度,晨昏两宜控汗泄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以散步、慢跑、太极拳为宜,不要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
防暑祛湿调脾胃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至以后持续高温,要谨防中暑。中暑与环境关系密切,一般发生在高温或潮湿、不透风的环境下。夏季要尽量避免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如果出现中暑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口渴、大汗、乏力、眼花、耳鸣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脱离高温不通风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高温潮湿的环境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人食欲下降,不思饮食,俗称“苦夏”。这时候饮食以清淡好消化的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腻和辛辣刺激的,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可以适当吃一点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以消暑降火。还可以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薏米、芡实等。
湿热交蒸护阳气
夏至以后,高温叠加潮湿,湿热交蒸,不光影响脾胃运化,还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常表现为舌红苔黄腻,面部油腻,口苦,头痛头沉,胸闷,身体沉重疼痛,关节肿胀,恶心呃逆,不欲饮食,小便黄,大便粘腻不爽。湿热的调理,要分清湿重还是热重。湿气重的以祛湿为主,佐以清热。热邪重的以清热为主,佐以祛湿。不然,单纯地清热或者祛湿,效果都不好。湿邪和热邪交织,如油入面,湿气不去,则热邪难除。对于湿热之邪导致的发热,单纯地清热不除湿的话,热是很难退下去的。比如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白虎汤具有很好的清热作用,但是对于湿热内蕴导致的发热效果不好。这时候要用到白虎加苍术汤,不光用白虎汤清热,还要用苍术燥湿。
眠足便通安度夏
夏至时节,白昼长,夜晚短,加之闷热,导致大家晚睡,且很多朋友出现了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的情况。大家最晚在子时之前,也就是23点之前要入睡,保证能睡“子午觉”。每天中午的午时,也就是11点到13点,可以适当午睡一会儿。充足的睡眠对于保证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入睡困难的话,可以用炒枣仁煎点水喝以助眠。夜间易醒,可以根据具体的证型调理,心火偏亢导致夜间易醒,可以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清心泻火;肝郁化火导致夜间易醒,可以用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火;痰热内扰导致夜间易醒,可以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阴虚火旺导致夜间易醒,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心脾两虚导致夜间易醒,可以用归脾汤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此外,夏季湿热内蕴,还容易导致大便粘腻不畅。可以每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促进排便。另外,可以做做揉腹法,促进胃肠蠕动。大便干燥的朋友可以用麻子仁丸润肠通便。
夏至时节,做好以上三点,可以避免湿热损伤我们的阳气,安然过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司总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金岱工业园区文兴路22号 总部电话:0371-69329999 传真:0371-69329999
页面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0149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8810710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