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16-7110

张仲景大药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温燥”、“凉燥”,你属于哪一种?

“温燥”、“凉燥”,你属于哪一种?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9-01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入秋以来,人体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产生很多的不适,而秋燥、秋乏、秋愁就是最主要的三大症状。那么面对这三大身体表现该如何调理?哪些食物对这些季节性症状是有帮助的?今天,仲景健康专家就从这三大症状入手跟大家一起聊聊秋季养生理念。秋燥——细辨温凉分而治之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

“温燥”、“凉燥”,你属于哪一种?

【概要描述】入秋以来,人体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产生很多的不适,而秋燥、秋乏、秋愁就是最主要的三大症状。那么面对这三大身体表现该如何调理?哪些食物对这些季节性症状是有帮助的?今天,仲景健康专家就从这三大症状入手跟大家一起聊聊秋季养生理念。秋燥——细辨温凉分而治之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9-01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入秋以来,人体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产生很多的不适,而秋燥、秋乏、秋愁就是最主要的三大症状。那么面对这三大身体表现该如何调理?哪些食物对这些季节性症状是有帮助的?今天,仲景健康专家就从这三大症状入手跟大家一起聊聊秋季养生理念。

    秋燥——细辨温凉 分而治之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中医认为,白色归于肺,白色的食物大多都偏寒凉,有补肺的作用,对缓解秋燥有良效。下面为大家推荐五款白色食物:

    
 
    梨味甘、性凉,一直是治疗秋燥的良药,可以起到生津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每天坚持吃两个,能有效减少秋燥的症状。

    莲藕

    莲藕生吃熟吃两相宜。生藕性甘、寒,可消淤清热、化痰止咳;熟藕性甘、温,可养胃滋阴,益血止泻,干燥而爱出鼻血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藕。

    银耳

    银耳既可补脾开胃,也可滋阴润肺,是营养滋补的佳品。与莲子、百合等白色食物一起煮成粥,能起到润燥安神的作用。

    杏仁

    《本草纲目》中记载,杏仁“润肺、消积食、散滞气”,因其止咳、润肺、平喘的作用,可有效应对秋季咳嗽的症状。杏仁可制成杏仁露饮用,也可制成杏仁豆腐。

   山药

   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等功效,男女老幼都适合食用。除了解秋燥外,山药还可防女性更年期的“脏躁”,维持雌激素水平。不过对山药黏液过敏的人在烹制山药时要特别注意。

    我们可以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进行秋燥调治。主要是多进食含水分多的水果、蔬菜。

    防治温燥可选葡萄、猕猴桃、甘蔗、荸荠、番茄、萝卜、百合。防治凉燥可选柿子、石榴、广柑、苹果、白果、核桃、胡萝卜等。此时,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

    秋乏——早睡早起 适当运动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入秋之后,气温会逐步下降,人体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各种生理功能渐趋平衡,但炎夏造成的消耗一时未能完全补偿,于是,不少人感到浑身疲软无力,精神疲惫,倦怠,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这种现象在民间被称为“秋乏”。


    赶走“秋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要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晚睡早起,秋凉后应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

    晚上争取在10:30之前睡觉,因为11:00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每天最好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

    其次,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建议补充薏仁、黄豆等健脾除湿的食物、药物;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等),补偿夏日的消耗;还可多喝些茶、咖啡以醒神。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大量食用难以消化的肉食,以免影响脾胃功能。芡实富有营养,且兼具养胃之功,民间素有“秋藕最补人”之说,这些都可适当食用。


    第二,秋凉后,应少食生冷及性味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加重“秋乏”。

    第三、少吃辛辣油腻,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或烧烤,如烤串、辣椒、生姜、葱、白酒等。

再次,秋高气爽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可开展一些诸如太极拳、慢跑步、广播操、冷水浴等体育健身活动。这样,既能增强体质,又有助于消除“秋乏”。

    常常伸懒腰。伸懒腰可以让肌肉得到放松,身体也会感到更舒服。我们在伸懒腰时,胸腔器官会对心脏、肺部产生一定的挤压,可以使心脏更多的运动,从而将氧更多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多出去晒晒太阳。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秋季来临,阳光的照射便不像夏日那样强烈,雨天也会增多,这样人体的褪黑色素就会增多,从而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觉心情低落。所以,适当的多晒太阳可以让人心情变得开阔,显得更精神。如果是在阴雨天,可以将屋内的照明设施打开,同样可以提高人的兴奋度。

此外,中医认为,“秋乏”是一种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表现,对于体质虚弱、年老多病者,一时“秋乏”不能解除,可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进行辅助治疗。

    秋愁——调适心情 拥抱身心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凉以后,日照变短,人体内的褪黑激素逐渐增多,人的情绪难免消沉低落。此外,秋天气温较夏天低,温度降低也易使人产生慵懒抑郁之感。加上自然界草木枯萎,花叶凋落,往往使人触景生情,多愁善感,特别是一些老人,退休独居在家,常会引发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悲伤等情绪变化。


    一些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感染“秋愁”。

    如何健康度过“秋愁”?

    人们在秋天,尤其要注意精神调养,设法改善种种不良心境,提高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在精神调养上,应保持心情舒畅,宣泄积郁之情。

    要宁心安神,静心养气,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自己的情绪,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二要多吃一些健脑活血的食物。

    在饮食上,情绪低落的时候应多吃一些健脑活血的食物,比如核桃仁、鱼类、牛奶、豆制品等,还可适当饮些绿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从而兴奋神经系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司总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金岱工业园区文兴路22号     总部电话:0371-69329999    传真:0371-69329999

页面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0149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8810710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