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16-7110

雨水养生需养阳,调养肝脾祛寒湿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2-17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初候河水解冻,鱼开始浮出水面;二候大雁开始由南向北迁移;三候草木开始萌动。不过这个节气是正所谓“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突然暖了但还很冷的季节里,最不好休息调养。
雨水养生需养阳,调养肝脾祛寒湿
【概要描述】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初候河水解冻,鱼开始浮出水面;二候大雁开始由南向北迁移;三候草木开始萌动。不过这个节气是正所谓“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突然暖了但还很冷的季节里,最不好休息调养。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2-17 00:00
- 访问量: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初候河水解冻,鱼开始浮出水面;二候大雁开始由南向北迁移;三候草木开始萌动。不过这个节气是正所谓“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突然暖了但还很冷的季节里,最不好休息调养。
料峭春寒需保暖
雨水节气到来之后,冬季少雨的现象得到改变,降水将逐渐增多,阳气渐生,气温日趋暖和。但是春雨也会使温度降低。
正是由于这个节气里冷空气活动频繁,而人体皮肤腠理已经变得相对疏松,就要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注意增减衣服,尤其老年人和小孩,以及体弱多病者,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做到“春捂”。
当然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不能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导致上火。
可以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增减,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发生的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足部保暖能改善末梢循环。
祛除寒湿护肝脾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降水增多,湿气过盛也随之而来,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得到充分的利用,反之营养缺乏,体质也由此而下降。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升发而上升,所以也要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
因此,固护肝脾宜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的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少食狗肉、羊肉等温热之品;忌食花椒、茴香等辛热之品。此外,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在雨水节气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调理肝气大有益处。
养护阳气勤锻炼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因此人体阳气也需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
天气渐暖,空气湿润,使人皮腠理开泄,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由于器官负荷增加,身体会出现困乏,所以起居方面应该早起床,多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多有一些慢性疾病,因此更应坚持顺应天时,通过锻炼使人体阳气得以生发。
日常饮食
1、雨水节气省酸增甘
春季的饮食养生时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的饮食原则。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少食用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以调养脾胃。
2、多吃温性的食物
雨水节气应少食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雨水节气最适合就是调理脾胃,所以在饮食上要多吃温性的食物从而对脾胃进行调补。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等作为要药膳的调理品。
3、少食油腻多食蔬菜水果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天气转暖,春季多风,气候干燥,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所以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司总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金岱工业园区文兴路22号 总部电话:0371-69329999 传真:0371-69329999
页面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0149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8810710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