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16-7110

张仲景大药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春分养生:阴阳相半,春捂秋冻

春分养生:阴阳相半,春捂秋冻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3-21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高于10℃,达到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养生:阴阳相半,春捂秋冻

【概要描述】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高于10℃,达到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 分类:仲景养生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3-21 00:00
  • 访问量:
详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也是人保健养生的重要起点。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高于10℃,达到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古人认为天地、阴阳二气相争,到春分这一天,阴阳二气达到平衡状态,昼夜平分,同时也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人,作为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而,“春分”时节,我们该怎样做好自我的日常养生保健呢?

冷水洗脸 缓解春困

春天,人们常常感到困倦、乏力或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比较迟。这是因为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由于天气变暖,大地复苏,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当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天日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人们常感到困倦,爱睡觉。

春困虽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但仍需“解春困”。因此,保证睡眠就显得尤为重要。成年人必须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每天应该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

美国科研人员曾对一批中老年人进行长期观察,发现每天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常人高处2.5倍;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或多于9小时的人,其患糖尿病的几率均比常人高出170%。

由此可见,人们每天必须保证7-8小时的睡眠,但绝不可超过9个小时,这样才有利于健身防病。还可以常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听舒缓的音乐等等,皆有益于缓解春困,调节情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还可以晨起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同时加以运动。因为运动不仅能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天的困倦,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持理想体重,更加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喜欢室内运动的糖尿病患者也别忽视户外运动。如今气候逐渐变暖,患者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放风筝、爬山、郊游等,以助于改善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同时还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尽量不要单独外出,同时要注意中途休息,当出现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停止一切运动。

乍暖还寒 春捂秋冻

初春到来,气温回升,却也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这个回升是一个渐变过程,气温忽高忽低,人们常常不能预测到这种变化,气温回升即添衣,而气温忽降,衣服还未加上,这样易使阳气受遏,妨碍肝的疏泄,影响健康,亦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要顺应气候适度春捂,遵循“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

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生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状。因此初春时节,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谨记“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即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而上身略减则无大妨碍。

每逢春夏之交,或者秋冬之交的时候,或者深秋、开春的时候,老年人都会有一些身体的不适应,像哮喘、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都可能会加重或者出现一些重大的变化,这是自然界的二气交会,和阴阳不平衡造成的。

日常中可能会遇到一种病,那就是很多老人在这时候,半夜尤其是后半夜,就是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睡得好好的,突然一下子感觉肚子一凉,就惊醒了,马上就得去厕所,一分钟都不能耽误。中医里管它叫“五更泻”。就是早上一听到鸡叫就开始拉肚子了,不是正常的排便,是泻泄,所以管它叫五更泻。排完便以后,浑身软弱无力,甚至有的人出一身虚汗,路都走不动了。导致感冒的、摔跤的都有。

中医认为,这是肾阳虚弱导致的。中药里有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方子,像附子理中丸。这都是我们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些经方,大家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推荐和指导下使用。

运动养肝 散步养心

《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万木吐翠,春花烂漫,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以助肝气生发的好时机,而运动养肝的有效方法。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快步走、慢跑、做广播体操、跳健身舞、打球等。清晨或傍晚,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赏花行歌,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合一,肝气条达,血脉畅通,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与此同时,春分时节,阳气已经比较强壮,万物复苏,生物们也都活跃起来,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一时节的繁殖也很快,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肺炎、麻疹等高发疾病。

这一时期,正是木旺之时,相应而言,金、土的力量难免削弱,所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老毛病发作的概率就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保养。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此时节阳气越来越盛,在故疾复发的时候,注意调养,“因势利导”,借此机会正好调治那些老毛病。

饮食清补 少酸多甜

春分时节的饮食,宜清补不宜浊补,大量气血外行,重补不易运化,清补则有利于轻清之气的通畅。医圣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亦养脾气”。意即:春季宜少吃酸食,多吃甜食。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进入春天后,人们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所需的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红枣、蜂蜜是春分时节的首选。中医认为,红枣、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由于红枣、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有益气解毒的功能,能增强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吃几个红枣或饮用1-2匙蜂蜜(以1杯温开水冲服或者加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此外,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绝大多数的植物都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蒜苗、豆苗、莴苣等。

这里不得不提到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值得一提的还有菠菜。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中医认为菠菜味甘性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不过,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的时候,此时食之可以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因此,春笋、菠菜、芹菜、韭菜、莴苣、葱、豆苗、蒜苗、木耳菜、油菜等当季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以及鸡、蛋、牛奶、山药、莲子、银耳等营养丰富的温补食物,都适合这一季节进食。

同时,春天木旺,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应多饮水、粥、汤,可清除干热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

总之,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春天是生长发育的季节,枯木逢春,肝胆之气生发,我们应该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鼓舞肝胆之气,化解冬天储藏的能量,发散到体表,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提供充沛的能量。

郊游踏青 精神调摄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放,此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综上所述,春分时节是春季气候分化明显、人们肌体养生保健的重要时节。应当尤其注重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主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各方面调节生息,健康生活。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司总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金岱工业园区文兴路22号     总部电话:0371-69329999    传真:0371-69329999

页面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0149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8810710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