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16-7110

张仲景大药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扶贫的“宛药”探索
资讯分类

企业扶贫的“宛药”探索

  • 分类:集团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5-26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初夏的伏牛深山,郁郁葱葱的山茱萸舒展着柔长的枝条,随风舞动、生机勃发。

企业扶贫的“宛药”探索

【概要描述】初夏的伏牛深山,郁郁葱葱的山茱萸舒展着柔长的枝条,随风舞动、生机勃发。

  • 分类:集团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5-26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初夏的伏牛深山,郁郁葱葱的山茱萸舒展着柔长的枝条,随风舞动、生机勃发。

正是这漫山遍野的山茱萸,让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尹青云一家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药厂在这里建起了基地,对山茱萸实行保护价收购,靠1100株山茱萸,我每年最少能收入五六万块钱,不仅摆脱了贫困,还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农家宾馆,娶来了城里媳妇。谈起生活巨变,尹青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尹青云的脱贫经历并非个例,他所说的药厂,就是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宛西制药)。从1998年开始,仲景宛西制药就为山乡扶贫开出了一剂良方”——以自身强大的产业优势,激活西峡独特的资源优势,带动20万群众由粮农药农,实现脱贫致富。同时,该公司还拿出数千万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因为扶贫成效显著,近年来,仲景宛西制药先后荣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新世纪河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成就展协作贡献奖千企帮千村、村企共建扶贫工程企业突出贡献奖等称号,成为全国企业扶贫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一种探索

——20万群众由粮农药农

建立在伏牛山青山秀水间的仲景百草园,集仲景文化传承以及中医药教学、科研于一体,既是八百里伏牛山天然药库丰富资源的高度浓缩,又是仲景宛西制药产业富民的一扇靓丽窗口。

西峡县药用价值极高的山茱萸产量占全国的60%,但由于农民过去不了解中药材的现代种植和管理技术,又缺乏产业经营的渠道,导致中药材质量低下、经营低效,很多农民不得不放弃中药材种植,从事效益较低的粮食等作物种植,结果只能是顾了肚子,但不能鼓了腰包

农民守着金山吃不饱,而仲景宛西制药要扩大规模却收购不到足够的优质药材,这种现象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谈起建立山茱萸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初衷,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十分感慨。为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具有深厚扶贫情结的他琢磨出了帮助农民从粮农变为药农良方:从1998年开始,仲景宛西制药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专门成立了张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在西峡伏牛山腹地的陈阳坪(2006年并入丁河)、寨根、二郎坪、太平、米坪等5个乡镇建立了20万亩的山茱萸生产基地,公司与农民签订了30年的收购合同,为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和原辅材料,进行种植现代药材的培训和辅导。

这样,农民种植的药材由仲景宛西制药进行合同收购,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通过合作,每年至少给每户农民带来五六千元的增收,仲景宛西制药有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药品品质也有了保障,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

孙耀志说:没有基地就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也就无法体现产业化扶贫的效果,因此我们把生产车间建到了贫困村,在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让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山茱萸快速实现脱贫致富。

寨根乡方庄村农民潘茂章种药种出了名堂。几年前,他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一家几口人还挤在两间破草房里。转机出现在2000年前后,他与仲景宛西制药签订了山茱萸药材收购协议,从此旱涝保收。特别是近几年,仅此一项,他每年都能进账5万多元。小楼住上了,小车开上了,日子美极了!潘茂章告诉记者,从种到管理全由仲景宛西制药技术人员负责,他只负责看管和采收,很省事,不用操心!

太平镇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之一,一处处高标准的山茱萸基地,不仅成为山乡旅游观光的生态美景,而且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宝贵财富。在该镇细辛村记者了解到,该村258户村民,都从粮农变成了药农,种植山茱萸1万余亩,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以前这里的农民挑着担子沿着坎坷不平的道路,走上大半晌才能到山茱萸收购站,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平坦的道路修到了家门口,卖药方便多了。

张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基地经理梁玉全主要负责山茱萸药材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他走遍了西峡的山山水水,对山乡的嬗变感触颇深。

截至目前,西峡县山茱萸种植总面积达22万亩,覆盖13个乡镇,年产量1800吨,山茱萸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为仲景宛西制药从事药材种植的农民达到20多万人,这些农民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

孙耀志认为,仲景宛西制药的扶贫模式不应该局限于山茱萸,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西峡香菇。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仲景宛西制药成立了张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研发生产的仲景牌香菇酱已经畅销全国各大城市。

仲景宛西制药常务副总经理李明黎介绍,通过香菇酱的规模化生产,西峡香菇的附加值提高10倍左右,就连以前的下脚料香菇柄的收购价也涨了不少,西峡10万菇农也获利颇丰,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种情怀

——“财富来源社会更要奉献社会

情怀所在,便是脱贫出路所在。

推动企业参与扶贫不能仅靠行政命令,而需要以情怀作养分,播洒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使企业主动担当脱贫攻坚重任,积极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孕育致富的生机和希望,收获实实在在的效果。

仲景宛西制药数十年如一日积极参与扶贫事业,所体现出的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怀与担当。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企业的财富来源于社会,更要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能为农民们办实事、办好事,我心里很踏实。孙耀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扶贫事业的炙热情感。

从基地到车间,从原料到生产,从厂区到项目,从科研到环保,从厂内到厂外,仲景宛西制药始终坚持把产业报国、担当责任的信念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张仲景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庆锋负责六味地黄丸药材基地建设,他告诉记者:我们对每户发放了山茱萸种植产量登记卡,有多少收多少,丰年不降价,歉收的年份还要给农民一定的补贴,最大限度保证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的确,每年中药材价格是会有波动的。比如,在2004年全国山茱萸药材普遍丰产,国内一些知名厂家普遍大幅压价,甚至不按合同拒收时,仲景宛西制药仍抱着对社会负责、对农民负责、对产业负责的态度,以每公斤高于市场近一倍的价格,按时向农民收购中药材。仅此一项,企业向山区农民多支付了600多万元。

为解决农民采摘加工的难题,仲景宛西制药还投入800万元建成了山茱萸初加工生产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山茱萸产业化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了农民的采摘加工成本,确保了农民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

改善基础、助力发展同样彰显了企业反哺社会的担当情怀。

回车镇黑虎庙村类似小品《三鞭子》里的马家河子。这个村子是传统的袋装香菇种植村,几乎人人都是老把式,然而村里唯一的出路——一条紧邻河道的山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遇上下雨天,别说汽车,人都走不了,丰收了香菇出不去,种植季材料进不来。有一条畅通无阻的路,是全村人最大的期盼。

看到这种情况,仲景宛西制药及时出资数万元帮助修复,坑洼的路面如今已用细砂料填平,村民出行的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村支书徐红玉由衷地说:仲景宛西制药对我们的帮助,真是一场及时雨!

西峡是山区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庄不止黑虎庙一个,而受到过仲景宛西制药帮扶的也不止一个黑虎庙。据统计,多年来,仲景宛西制药先后出资300余万元修通了5个乡镇、近30个行政村的道路,帮他们扫平了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仲景宛西制药还帮助当地农民建立移动基站、架电、铺设饮水管道,使山乡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把一个小作坊带到几十亿资产的大集团,孙耀志深知人才的重要,山沟里多飞出一个金凤凰,就多一分希望。

为此,仲景宛西制药在西峡一高设立奖学金,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特困生;投资500多万元,帮助修建了回车镇老庙岗小学、寨根方庄小学、二郎坪仲景小学学生宿舍;5年时间拿出500万元,在国内10所中医药院校设立张仲景奖学金;每年高考前夕,给西峡考生免费提供滋补保健药品……

事为小处彰大义,最是细节显情怀……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但对贫困群众来说,就是最贴心、最暖心的大事。

一种愿景

——“与未脱贫乡亲同舟共济

走进仲景宛西制药,宽阔的绿色草坪、肃穆的仲景文化广场、现代化的中药生产车间、配套齐全的节能减排设施、琳琅满目的产品……彰显了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实力与气魄。

近年来,仲景宛西制药借助国家相继出台的扶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东风,继承仲景精神,制造仲景名药,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对仲景品牌进行拓展,企业由制造创造转变,由单一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转变,强力推进以中药制药为龙头的健康产业向纵深发展。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小厂,到如今已经步入行业50强的股份公司,从一个传统的中医药加工厂,逐步形成了工业、农业、商业、食品、医疗、养生六位一体、联动发展、齐头并进的大健康产业链,30多年间,仲景宛西制药产业规模扩大了1000倍,年销售额扩大了2000倍,实现税利扩大了近300倍,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仲景宛西制药整体打包上市的计划正在运作当中。李明黎透露,随着该计划的启动,在资本市场,一个集三家上市公司于一体的宛西系呼之欲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政策和全社会的支持。仲景宛西制药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我们理当担起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孙耀志说,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我们不仅在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而且通过中医药、食品、汽车零部件、地产等板块的发展,安排了超过1万人就业,在就业扶贫方面也作出了显著贡献。

虽然已经带上了扶贫明星的光环,但传承医圣张仲景悬壶济世精神的仲景宛西制药人,并不会停下脚步。孙耀志说,在任重道远的扶贫路上,他们将和那些尚未脱贫的乡亲们同舟共济。

尤其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为此,我市组织动员开展了千企帮千村、万名干部助脱贫活动。企业将在脱贫攻坚中当主角、打头阵、挑重担。

责无旁贷!孙耀志铿锵有力地表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我们通过技能培训,既可以安排他们到集团下属的中医药、食品、汽车零部件、地产等分公司就业,也可以通过在贫困村建设中药材基地,把生产车间前置,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对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或年龄较大的贫困群众,我们可以开发像保洁、安保之类的公益岗位,尽可能地吸纳其就业。总之,未来3年,我们将再解决100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南阳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一家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一种启示

——仲景扶贫模式的多重效应

公司+基地+农户为载体,以产业化为纽带,推行村企一体化扶贫的仲景宛西制药扶贫模式,成为扶贫工作机制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

仲景宛西制药扶贫模式,既富裕了农民,又壮大了产业。市委书记张文深多次强调,要用心工作,用有解思维来破解脱贫攻坚难题。仲景宛西制药面对扶贫这一难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生产车间前置,建到了贫困村,建到了贫困农户的家门口,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到农业,用工业化管理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不仅变输血为造血,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活力,而且成功实施了药材的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把住了药材质量的源头关,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实现了双赢。

仲景宛西制药扶贫模式,既担当了责任,又树立了品牌。责任是品牌之根、品牌之魂。孙耀志,是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把企业的兴衰荣辱与农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繁荣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以言出必践、甘愿吃亏的实际行动和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诠释了一个企业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也充分证明,仲景宛西制药投身扶贫开发、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涵养企业文化底蕴、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树立企业知名品牌、奠定企业长远发展的过程,实现了双赢。

仲景宛西制药扶贫模式,既推动了扶贫,又带动了扶智。仲景宛西制药摆脱企业给钱、给物的短期扶贫模式,通过传授技术、投资教育,把贫困户扶上马,送到底,建立了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长效扶贫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有效带动了20粮农药农,而且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促使贫困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强自立,增强大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激发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活力,脱贫效率高、成果好、可持续性强,实现了双赢。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我们坚信,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企业,一个敢于践行承诺的企业,一个善于创新探索的企业,必定会用行动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洪流中演绎出更加精彩的传奇!(本文原载《南阳日报》2017519日版)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司总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金岱工业园区文兴路22号     总部电话:0371-69329999    传真:0371-69329999

页面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0149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版权所有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8810710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